摘要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配合督脉铺灸治疗肺肾气虚型哮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配合督脉铺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西药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于每年三伏期间治疗,连续治疗3年。治疗后观察3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与西药组在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等方面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穴位贴敷配合督脉铺灸治疗肺肾气虚型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病时患者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中医认为,哮病的病因为痰邪内伏于肺,患者多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诱发,是临床上一种较难治愈的发作性疾病。穴位贴敷与督脉铺灸治疗哮病疗效肯定、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择2017年7月至2021年8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和内科收治的肺肾气虚型哮病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由计算机产生90个随机号,遇到相同的随机数则去掉,分配给随机编号的患者,然后将随机数由小到大编序,1~30号分入治疗组,31~60号分入对照组,61~90号分入西药组。治疗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52±12.52)岁;平均病程(33.59±7.24)个月;平均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13.65±3.47)分。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87±13.06)岁;平均病程(32.78±6.98)个月;平均ACT评分(13.88±3.24)分。西药组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6.63±12.80)岁;平均病程(33.91±6.71)个月;平均ACT评分(13.53±3.56)分。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ACT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纳入:1)符合哮病诊断标
1.3 排除标准
排除:1)合并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2)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3)合并有精神异常者;4)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或备孕者;5)对本次治疗药物或医用胶布过敏者;6)由于各种因素中断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贴敷时间:于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各治疗1次,连续治疗3年。贴敷部位:大椎、天突、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贴敷药物:按1∶1∶2∶2的比例取甘遂、细辛、延胡索、白芥子研末,用鲜生姜汁调敷,做成药丸,每粒重3~5 g,用医用胶布将药丸固定在这个穴位上,贴敷8 h后取下。治疗组穴位贴敷治疗同对照组,在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第2天进行督脉铺灸治疗,连续治疗3年。督脉铺灸方法:以督脉为正中线,从大椎穴至长强穴生姜渣(新鲜生姜榨汁后留取的残渣),宽约10 cm,厚约1~2 cm,上铺宽约5 cm,厚约0.5 cm的艾绒,点燃艾绒,以皮肤潮红和患者能耐受为度。西药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舒利迭,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法国),国药准字H20150324,规格:50 μg/500 μg×60喷,批号:C14200007472]吸入,三伏期间,每次1喷,每日2次。3组均连续治疗3年。
1.5 观察指标
1.5.1 肺功能
测定并记录3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1.5.2 症状积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1.5.3 ACT评分
采用ACT评
1.5.4 临床疗
依据哮病发作情况及肺功能制定。临床控制:哮病无发作,即使偶有发作,不用药即可缓解;肺功能:FEV1增加量>35%,FEV1预计值>80%。显效:哮病有发作,但较前明显减轻,需药物治疗;肺功能:FEV1增加量在25%~35%之间,FEV1预计值在60%~79%之间。有效:哮病发作时症状有所减轻,需药物治疗;肺功能:FEV1增加量在15%~24%之间,FEV1预计值<60%。无效:哮病发作时症状加重;肺功能:FEV1%无明显改善。
1.5.5 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皮肤红肿、过敏瘙痒、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8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67%(29/30);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23/30);西药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0%(18/30)。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对照组>西药组(P<0.05)。
2.2 症状积分及ACT评分
治疗前,3组症状积分及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西药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症状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ACT评分均高于西药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更明显(P<0.05)。见
组别 | 例数 | 症状积分 | ACT评分 |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治疗组 | 30 | 22.49±2.58 |
16.75±3.8 | 13.44±3.16 |
19.25±3.1 |
对照组 | 30 | 23.73±2.24 |
17.84±3.5 | 13.29±3.23 |
17.43±3.3 |
西药组 | 30 | 21.96±2.75 | 19.23±3.67 | 12.98±3.75 | 15.50±3.53 |
注: *表示与西药组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3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FEV1%、FVC%均较西药组增高(P<0.05),且治疗组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
组别 | 例数 | FEV1% | FVC% |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治疗组 | 30 | 69.18±14.52 |
91.24±15.5 | 70.54±9.34 |
88.43±10.9 |
对照组 | 30 | 69.56±13.98 |
83.41±15.0 | 70.15±9.82 |
84.25±10.1 |
西药组 | 30 | 70.04±14.13 | 79.55±14.86 | 70.87±9.16 | 79.57±11.25 |
注: *表示与西药组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0%(3/30),其中皮肤红肿1例,过敏瘙痒2例;对照组为6.67%(2/30),其中皮肤红肿1例,过敏瘙痒1例;西药组为6.67%(2/30),其中心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哮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复杂,以抗炎平喘化痰为治疗目的,目前多采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
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哮病的记载,《诸病源候论》中有“痰气相击,随痰动息,呼呷有声”的记载,《丹溪心法》中记载其病机为“痰饮”,因此多以祛痰平喘为治则。笔者认为痰饮的形成与阳气虚弱,肾、脾、肺三脏不足相关。患者素体肾阳不足,水液气化失常,凝而成痰,脾阳虚弱,水湿失运,积湿生痰,肺气亏虚,肺失宣降,痰浊内
穴位贴敷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将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药液等调和,制成膏剂、丸剂或饼剂,在相应穴位贴敷,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沿经络的循行路线直达病所。本研究所选贴敷药物中白芥子辛温,平喘镇咳;细辛辛温,散寒化痰;延胡索辛温,行气活血,止痛;甘遂苦寒,泄水逐饮。诸药合用,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祛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解痉平喘等作
督脉铺灸是一种在督脉上行隔物灸的中医外治疗法,具有施灸范围大、渗透力强、施灸热力足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劳性疾
本研究结果显示,穴位贴敷配合督脉铺灸治疗肺肾气虚型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证明本方案可作为一种防治哮病的方法,疗效佳、安全、无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朱桂松,吴同启,傅元冬,等.补肺健脾益肾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6):1103-1106. [百度学术]
鲍鑫宇,周庆伟,钱航.督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肺肾气虚型缓解期哮喘30例[J].中医研究,2013,26(7):66-68. [百度学术]
朱莉,程亚男,宗辉,等.督灸护理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3,36(7):130-134. [百度学术]
李娜,张中新,李双霞.火龙督脉铺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2例[J].西部中医药,2013,26(9):98-99. [百度学术]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9):675-697. [百度学术]
晁恩祥,孙增涛,刘恩顺.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J].中医杂志,2013,54(7):627-629. [百度学术]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66. [百度学术]
卢春容,邱晨.ACT评分在哮喘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335-337. [百度学术]
王强,杨继,翟国超,等.支气管哮喘表型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2019,45(10):1058-1061. [百度学术]
韦江红,贾爱军,马礼兵,等.哮喘的精准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10):1914-1919. [百度学术]
谭晓娟,陈滨,周甜,等.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与新药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9,21(5):419-424. [百度学术]
厉蓓,高越,孙婧,等.肺肾气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4):1695-1699. [百度学术]
朱小红,李建宏,李莹.穴位敷贴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1):68-71. [百度学术]
李君,何水辉,唐莫玲,等.从手足三阳经浅谈督脉的“阳脉之海”理论与神经分布及相关疾病的关系[J].广西医学,2019,41(4):489-491.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