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
医史文献
《本草纲目》菜部记载及药食同源应用
[21-26]
研究进展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95-98]
山黧豆活性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99-105]
P13K/AKT/mTOR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06-110]
译林新意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金匮要略》中医饮食病证术语英译研究——以李照国译本为例
[111-113]
调查分析
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中医证候积分与脂肪偏好的相关性研究
[27-32]
中医文化
中医哲学之道术对卫生管理的启示
[17-20]
二次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细胞实验探析乌附理中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33-40]
基于数据挖掘的银屑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用药规律探究
[41-46]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红花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
[47-52]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丹参干预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53-58]
基于关联和聚类分析探索中药治疗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的用药规律
[65-69]
祖师麻膏药治疗骨关节炎的风寒湿痹证临床综合评价
[70-78]
中西药联合治疗抽动障碍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84-88]
甘草防治全麻气管插管相关呼吸道并发症临床疗效Meta分析
[89-94]
临床研究
通窍止痛汤联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观察
[114-117]
中医辨体施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步态参数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118-122]
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影响
[123-126]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消化内镜微创息肉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27-130]
特色医疗
鼓胀退水贴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31-133]
耳穴压豆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
[134-138]
火龙灸联合久泻方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139-143]
针灸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评价
[149-152]
二至天癸方联合分期针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妊娠率的影响
[153-156]
磁珠耳穴贴压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偏头痛风痰上扰证疗效观察
[157-160]
学术探讨
基于“既病防变”思想探析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防治
[6-8]